从心做起,听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如何才能够从心出发把工作做得更好呢?好,即完美,完美的工作就要求我们全心投入,真诚相待。
苏格拉底曾经这样说过:“贡献你的挚爱来赢得人心。”
一名护士做晨护时,发现病房的一位老人把大便解在了床上,并用手不断的到处乱摸,病房里臭味扑面而来,她没有在意这臭味,立即打来温水,从头到脚给他擦洗干净,又帮他换上了新衣服,新床单。汗水浸透了她的衣衫,旁边床的病人说:“你可以等他的家属来洗”,她摇摇头微笑着说:“当我做这一切时,我觉得自己已经是他的亲人了。”一个星期过去了,老人的病情有了好转,却发现,老人总是拄着拐杖站在病房的窗前,呆呆地向外张望,问他有什么事,他却总也不肯说。通过对他的体贴、照顾,老人终于相信了她,并对她讲了实情。原来他觉得自己的病连累了孩子,三个儿子为了照顾这个年迈多病的父亲,都不能正常工作,他始终觉得亏欠孩子的太多,想起这些,心里内疚不已。说着说着,老人失声痛哭。听着那无奈的诉说,看着那含泪的双眼,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躯动着她,一定要帮助老人解除心理上的负担。于是,下班后,她没有回家,而是到了老人的病房,和他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促膝长谈。临走前,老人拉着她的手,苍老的脸上挂满了泪水,哽咽着说了一句话:“好姑娘,让你这么一说,我心里的包袱终于放下了,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 她也如释负重,匆匆忙忙回到了家,年仅3岁的儿子已经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花。婆婆告诉她,孩子是哭着睡着的,睡前一直哭着找妈妈,找妈妈……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年迈多病的老人,就是一年要入住心内科病房四五次,最近又刚刚出院的4床老人李善荣大爷。而这位护士,就是他的责任护士,也就是我!每一次住院,我几乎都是他的责任护士,因为每一次住院,他都要求住在我分管的病房。我深深地知道,这是老人对我的极度信任和对我护理工作的极度肯定。我不能辜负老人的一片真心,每一次,我都会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来对待他。
“病人在我心中”绝不是一句承诺,而是我们的爱,用我们的爱心去温暖千千万万被病痛折磨而又无助的人们!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过,“护士必须要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这一句话,成了我永远的座右铭!
如果说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刻,我的理想朦胧而又遥远,那么如今,则已变得切切实实,我无悔当初的选择,更庆幸没有让天使从我身边溜走。只要我在这个岗位一天,我就将倾尽自己的热情服务一天,直至我慢慢老去。
从心做起,真诚相待,让我们用爱心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住院环境,让优质护理服务成为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刘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