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人民医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危情时刻急救援 妙手回春危转安---窦梅芝主任成功援救产后失血性休克产妇纪实
来源: | 作者:pyxrmyy | 发布时间: 2013-10-22 | 2695 次浏览 | 分享到:
9月7日晚8时30分左右,正在家中陪父母过周末的妇产科主任窦梅芝突然接到医院总值班电话,“接卫生局急救电话,孝直卫生院一产妇产后大出血,情况危急,需紧急求援!”

9月7日晚8时30分左右,正在家中陪父母过周末的妇产科主任窦梅芝突然接到医院总值班电话,“接卫生局急救电话,孝直卫生院一产妇产后大出血,情况危急,需紧急求援!”

病情就是命令!窦梅芝立即放下手中的碗筷,边出家门边打电话联系。通过电话了解到产妇为B型血,立即通知县医院输血科备B型红细胞,但不巧的是,输血科的B型红细胞刚用完,无奈中,窦主任只好携带了3个O型红细胞、部分血浆及冷沉淀和急救药品,和正在值班的题桂华一同赶往现场。

时间就是生命!为了争取时间,在途中,窦主任一边了解现场情况,一边紧张地思索,病人大出血,没有血源怎么办?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输注异型血只能用于紧急情况,特别是大量输注将冒很大的风险,需要向市中心血站申请紧急用血。她立即电话通知输血科向市中心血站提出申请,并电话指挥现场给患者吸氧、开通3个静脉留置针通道、插尿管、心电监护……

赶到孝直镇卫生院产房时,病人已经进行了补充血容量及促进子宫收缩等积极处理,但效果欠佳,出血仍在继续。产妇在分娩后2个小时内流血已达到了3000毫升左右,血压60/40mmHg,心率140次/分,病人面色极苍白,烦躁不安,四肢湿冷,无尿,处于严重休克状态,产道流血凝血块不明显,化验显示血色素及血小板极低,凝血功能异常,情况非常危急。

窦主任迅速作出初步诊断:严重失血性休克。必须边抢救休克,边寻找出血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止血治疗,以免耽误抢救时机。”她一边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一边耐心地向家属交待病情。在窦主任的指挥下,卫生院的同道丝毫不敢懈怠,妇产科、麻醉科、手术室护士、检验科医务人员齐上阵,准备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紧接着,她下达了一系列抢救医嘱:“快速输液,输血制品……” 凭着细致的检查和多年的产科经验,窦主任发现产妇为胎盘粘连导致的子宫出血,考虑患者如出血不能控制,病情继续发展,有并发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如果出血量非常大,紧急情况下需要行子宫切除术。心电监护仪上的电波在“嘟嘟”闪动,不停报警,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有信念就能成功,一定要克服困难,一定要成功!”窦主任心里默念着……半个小时、1个小时……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在大家的全力抢救下,产妇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2小时后,产妇的下腹部子宫收缩变硬,产妇已无活动性出血,血压逐渐回升,心率下降、尿量开始增加,病人面色逐渐红润。虽然医护人员都累得腰酸背痛,但大家都感到既高兴又激动,不过产妇危险期没过,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上天可能是被大家的诚心和执着打动了,在市中心血站的血液未送到的情况下,利用仅有的一袋B型红细胞和一袋O型红细胞和其他血制品,把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谢谢了,谢谢了!”病人家属看到亲人转危为安,握着窦主任的手连声致谢。神经一直紧绷着的窦主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至此,笼罩在她和同事们心上的阴云终于云开雾散。但她依然顾不上休息,指挥现场医务人员做好严密的防备工作以防产妇病情反复,并着手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制定方案。

凌晨1点多钟,从济南中心血站送来的B型红细胞和血小板安全送到孝直镇卫生院,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出血停止后,窦主任和题大夫放心不下,又在现场观察了2个小时,直到凌晨3点钟,病人病情完全稳定后才疲惫地返回家中。

一场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避免了父母丧女、爱人丧妻和孩子丧母的家庭悲剧发生,这,只是窦主任和她的同事们无数紧张工作的一个片段,但对于被挽救生命的产妇来说,这一天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