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人民医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医者仁心 真情奉献——记神经内科主任郭明娟
来源: | 作者:pyxrmyy | 发布时间: 2013-12-18 | 3030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平阴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人们总会看到一个中等身材、留着短发、面带微笑的女医生,每天清晨第一时间迈入病室进行查房,晚间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岗位。她就是神经内科主任、2013年平阴县“最美平阴人”中的“最美医生”――郭明娟。

在平阴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人们总会看到一个中等身材、留着短发、面带微笑的女医生,每天清晨第一时间迈入病室进行查房,晚间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岗位。她就是神经内科主任、2013年平阴县“最美平阴人”中的“最美医生”――郭明娟。

做人德在先,以高尚医德赢得尊重

“8小时上班,24小时负责”是郭明娟的行医准则。为方便病人咨询联系,她二十年如一日,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有时深夜出现危重病人病情变化或来了新病人,住在城东南的她都毫无怨言地赶到城西北的医院,及时处理,使病人转危为安。

一次,郭明娟在家刚睡下,突然接到急诊室电话,说一有机磷中毒病人需要抢救。已经忙了一天的她,非常想好好睡个觉,然而,病情就是命令,她顾不上刺骨的寒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急诊室,当时病人昏迷、全身大汗、大小便失禁、呼吸急促,测血压85/40mmHg,她和值班护士不顾病人全身大便,立即给予静脉输注解磷定、阿托品,同时配备洗胃机给病人洗胃,经积极抢救,病人稍有好转,脸色转红润,分泌物减少,转入病房。刚到病房不久,病人出现潮式呼吸,立即给予连接呼吸机,大量输液、输血,又打不上针,请外科大夫立即静脉切开,但病情每况愈下,出现心跳缓慢,心率降至30次,20次,情况危急,立刻给予病人静注肾上腺素及胸外心脏按压,10分钟后心率逐步提高,但1小时后心率又下降,这样重复四、五次,她和值班护士就一直坐在病人床旁,直到病人心跳呼吸稳定。经过积极抢救,三天后病人转危为安。直到现在病人和家属也经常打电话和她联系,因看病结缘成为了亲戚。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是一项复杂而风险极大的治疗,由此给患者家属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在治疗前,许多患者家属找到她送“红包”,求得心理上的慰藉。对此,她反复拒绝,实在拒绝不了的,她就委托护士长将“红包”给患者交纳为住院费。

她就诊的病人,大多来自农村,经济上比较贫困,她深知病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农村极为普遍。因此,如何既能治好他们的病,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一直是她倍受关注的问题,她始终以一颗特有的同情心善待每一位患者,无论贵贱、贫富、城乡、级别都一视同仁,20多年的从医生涯,她认真履行着一个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传递温暖。

许多老患者再次入院时,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找郭大夫给我看病”,因为在患者眼里,郭明娟热情、周到、耐心,视他们为亲人。

做事先利器,以精湛医术惠及病人

神经内科以危、急、重患者较多,她和科室的同志常怀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为挽救每一个病人的生命竭尽全力。

为提高中风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她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开展了“卒中单元”这一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脑血管病治疗模式,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使更多的脑出血患者因能及时得到救治而获得新生,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2003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她刚接班不久,来了一位急性脑出血病人,昏迷不醒,呼吸急促,瞳孔放大,生命危在旦夕。她一边安慰家属,一边了解病情,并迅速制定出抢救治疗方案,立即行“微创血肿碎吸术”。几小时以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观察。三天后,患者神志逐渐转清,一月后康复出院。出院时,患者的母亲拉着她的手说:“感谢你,郭医生,要不是你,我们家的‘顶梁柱’就倒下了,你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呵!”

有多少次下班后,病房里还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有多少次为了抢救危重病人彻夜不眠,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她只知道病人的需要就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的神经内科发展为两个病区,拥有80多张床位,每年收治病人2600多人次,门急诊工作量约两万多人次,成功抢救危重病人200多人次,抢救成功率98%以上,达到同级医院神经内科专业领先水平。

医人先医心,以优质服务铸患者满意

神经内科大多是一些偏瘫、言语不清的老年患者,他们本该享受美好的夕阳生活,但却因为病痛的折磨失去了生活的快乐,因此甚至一部分病人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负担而选择轻生。

郭明娟常对科室人员说:“对待病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不仅要用我们精湛的技术为他们解除病痛,更要用我们的爱心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走向新生的信心。”

两年前,赵玉英老人因“大面积脑梗塞、房颤、心功能不全、肺感染”入住神经内科,当时神志恍惚,言语不清,右侧肢体完全瘫痪。经给予降颅压、控制应激性溃疡、防治肺感染、改善心功能等积极抢救,病人神志逐渐转清,但病人面对瘫痪的肢体,一度陷入绝望状态,查房时对医务人员不理不睬,甚至采用绝食的方式对抗治疗。面对此情此景,郭明娟有时间就去和老人交流,做心理疏导,鼓励她进行早期的语言及肢体康复锻炼。从开始能伸屈肢体,到肢体能抬起来,再到独自行走,病情的恢复给老人增添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康复,老人预后良好,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病人出院后,老人的女儿赠送“花开富贵”十字绣给她们,并感激地说:“你们良好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不仅挽救了我母亲的一条命,也给我们做儿女的解救了照顾老人的沉重包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神经内科医生办公室墙上悬挂的一面面锦旗和收到的一封封感谢信,是对郭明娟以及她所带领团队爱岗敬业、爱心无限的最好诠释。

“我是一名医生,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就是在第一时间为患者实施最有效的治疗,而不是考虑其它别的东西。”就是这么朴素的话语,就是这样一个个平凡的事例,撑起的是一个医者仁心、真情奉献的郭明娟。(张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