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人民医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用“心”服务 创先争优
来源: | 作者:pyxrmyy | 发布时间: 2012-04-09 | 1637 次浏览 | 分享到:

心内科 江旭

担当责任组长时间并不长,但是我认为是我成长的机会。我以极其认真而努力的态度对待我的工作,以满腔热情和神圣的职业使命感对待病人,以积极进取、精神昂扬的面貌对待我与病人们亲密接触的每一天,争取让他们在住院期间得到细致、舒心、温暖的服务,让他们在精神上始终有一种被关爱被重视的愉悦感,感觉到“心内如家”的亲切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度过与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

用“心”相待!为病人诊治营造轻松的心情、亲切的氛围

从病人入院起,我们就努力为病人营造一种轻松的心情,一种亲切的氛围。入院宣教、评估、健康教育、治疗护理……做每一项操作,都尽量轻柔娴熟,尽量减轻病人的病痛;说每一句话都亲切温柔,让病人的心里感到温暖舒服。

我总会在每天的清晨,提前半小时来到病房,在交班之前巡视一遍我的病人,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及生活需要,亲切的一声问候“早上好,大娘,大爷!”拉近了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晚上休息好吗?现在感觉怎么样?吃过饭了吗?药吃了吗?”他们很信任的告诉他们的感受及存在的问题,我会力所能及的逐一为他们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反映给主任和护士长。七病室的大娘对我说“孩子,你的话语总会让我们感觉到温暖和温柔。”“哈哈,大娘,我长得可不温柔,好多人说我长得很壮。”整个病室的大爷大娘们都哄堂大笑……每天,就是在这样快乐而轻松地氛围中度过。曾经不少大爷大娘告诉我们“你们的服务真好,看到你们,病就好了一大半了。”哈哈,当然有些言过其实,但是,我们的心里美滋滋的,我认为这是病人给我们最大的褒奖!

用“心”工作!以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操作赢得病人信任

只有得到病人的信任,才能更好的进行护患沟通,对病人病情了如指掌,有的放矢给每一位病人做好健康教育。

心内科面对的病人大部分是老年人,因此,通过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不但满足了他们的生活需要,而且能从细枝末节中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存在的心理问题。

开始担任责任组长时,为了能尽快详细的掌握本组二十多名病人的情况,我就设计了一个表格,包括病人的床号、姓名、病情、护理、饮食……,并根据每天病人的出入院情况、治疗护理的修改进行调整,放在兜里随时查看,在换瓶、拔针或者做其他护理操作时,都有针对性的做一番健康知识教育宣传,让病人多了解掌握一些与本人疾病有关的知识,并在生活中多加注意,起到一定的预防保健作用。

 “微笑”名片!是构筑患者与医护和谐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许多病人告诉我,喜欢我的笑容,因为我灿烂的笑容,让他们倍感亲切和温馨。还有什么名片比微笑更能让人记住?!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我喜欢什么样的护士?所以我一直朝自己的预期目标努力,首先自己满意自己!每一次上班之前,我都给自己一次积极的心理暗示“我是最棒的!我的脾气是最好的!”每天早晨,我们身着粉色的护士服,带着亲切的微笑,走到病人床边,真诚的问一声“早上好”,他们顿时喜笑颜开,新的一天就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开始了。

我和我的小组成员,走在呼叫器呼叫之前,想在患者需要之前,做在患者开口之前,做到患者来有迎声,见面有称呼声,问有答声,答有笑声,操作前有解释声,操作中有问候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操作完毕有应答声,病人出院有送行声。一声问候、一份体贴、一个微笑、一腔热情,化作春风细雨滋润患者的心田,把欢乐、幸福和健康带给千千万万个家庭。

泰戈尔曾说:“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和同事们虽然忙碌的象一只只辛勤的小蜜蜂,但我们快乐的工作着,因为我们传递给患者的不只是冰冷的输液器、治疗仪、监护仪,还有充满关爱、温馨、无微不至、感同身受的激励与扶助,我们还收获了感激、感动和感谢。我们期盼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走进患者的内心深处,与他们并肩前行,为他们保驾护航!